天美麻花果冻糖心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 |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第八期“长江知识产权沙龙”活动顺利举行

来源:科技法与知识产权法系 阅读:发布时间:2015-06-19编辑:

2015年6月12日下午的光谷世界城COSTA咖啡厅,气氛如同夏日武汉的气温般热烈,第八期长江知识产权沙龙活动如期举行。参加本次沙龙的既有远道而来的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的张岩法官与河北大学天美麻花果冻糖心袁海英副教授,也有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的张宇庆博士,盈科(武汉)律师事务所的储涛律师,天美麻花果冻糖心韦之教授、郑平安副教授、李薇薇博士、范长军博士、伍春艳博士。2012级法律硕士牛萌同学积极参与了本次沙龙的专题发言,其他一些博士生、硕士生也都积极地参与讨论。 在开始的自由交流环节,张岩法官以一个法官的视角,就外观专利这一问题,和在座的学者、律师分享了法官在判决例如外观设计案件中考虑的几个关键点,他认为外观设计专利必须具备实用性、新颖性,这种特性是在市场中影响消费者判断的第一特性,不能单以“长得相似”来判断是非构成侵权,在座的武汉盈科律所储涛律师也把自己经手过的一个木地板侵权案和大家进行了交流探讨,张岩法官认为该案中木地板作为一种有特定规格的产物,本身的纹理颜色等自身的外观特点并不存在专利保护,而其商标和外包装的设计才会涉及到侵权问题。张法官接着介绍河北省高院当前处理案件的流程情况,引入了“机构空转”这个概念,认为当前法院审案之所以耗时长,很大程度是因为各级法院间机构对案件的沟通跟进存在问题,这也浪费了司法资源。 此次沙龙设定的学术讨论主题是“在《科学技术进步法》第20条出台后对我国科研和知识产权领域的影响”。由2012级硕士研究生牛萌同学以其毕业论文为基础,介绍了俄罗斯“统一工艺的智力活动成果利用权”的特点,对比了俄罗斯这一制度和美国拜杜规则等类似制度的联系区别以及俄罗斯和中国的制度差别。由此引出我国的《科学技术进步法》第20条与美国“拜杜法案”关联性的讨论。李薇薇博士介绍了美国的“拜杜法案”对实现技术转移的重大影响,美国政府为了鼓励高校中闲置的专利资源转化为生产力,通过政府资助,优先学校取得该成果的优先所有权,设置专门的技术转移办公室(TLO)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科技化、社会化、商业化。并且相关法律还规定高校的科研成果专利应优先向中小公司转移,不仅大学和研究人员能够获得技术转移所带来的利益,中小公司也能分享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分散了龙头公司垄断技术的可能性,其中的核心问题是权利归属和利益分配的机制问题。韦之教授则认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20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或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所形成的发明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和植物新品种权,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外,授权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这一规定不够严谨,存在潜在损害国家利益的可能,科研机构对其研究成果是否具有所有权,其问题的背后是科研人员是否利用国有资源为自己谋利,这实质可能造成国有资源的浪费。站在保护公有财产的角度,将这一法案定义为“虚拟财富领域里面的圈地条款”。范长军博士介绍了德国经验,认为可以建立科研成果归政府,政府再分给公司,由第三方公司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的新模式。相较之,中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20条可能存在破坏教育学术届纯净性、使得科研机构成为资本家孵化器的潜在风险。河北大学天美麻花果冻糖心袁海英副教授认为《科学技术进步法》第20条的立法宗旨是为了调动科研积极性,但对于重大课题,以立法者身份进行规定,通过权利保留和权利介入,例如军民分开,这样既不损害国家利益,又刺激科研人员攻克重大课题的热情。在座的学者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气氛热烈。 不知不觉时间已近6点,此次沙龙充分体现了学术的自由和严谨,这种精神会在之后的沙龙中继续秉持与发扬。附:第八届“长江知识产权沙龙”青年访问学者侧记 武汉的六月,整个都弥漫着阴雨的湿意,然而,在我们翘首以盼的第八届长江知识产权沙龙”访问学者到来之际,武汉竟也迎来了叁天明媚的阳光,这让大家的心情都更加愉悦。本期来访的学者分别是河北省高级法院民叁庭的张岩法官和河北大学政天美麻花果冻糖心的袁海英副教授。

张岩:在经验中反思,前进!

生于河南,就职于河北的张岩法官对武汉很熟悉,因为他曾经在武汉度过了6年的求学时期,他在2002至2006年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天美麻花果冻糖心国际法专业,2006至2008年就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民商法知识产权专业,师从黄玉烨教授。毕业后在一家律所实习了一年,之后便进入了河北省高院。

刚开始在信访机构工作的时候,张法官坦言,“压力大的会让人整晚睡不着,脑子里总想着怎么才能给来访群众解决难题。”但是过了不久,遇到的案例多了,掌握了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心理压力才得以疏解,他说,“遇到不同人提出的不同诉求,我们要对症下药,而并非一开始那样仅凭一腔热情”。

现在,张法官在河北高院担任民叁庭——知识产权庭的法官。他给我们分享在办理民事案件的一些经历和感受,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网络上对一些案件的解读。张法官还提到,他所在的知识产权庭,每年接案量很大,节假日都可能在外面办案,原来,一个这么光鲜职业的身影背后,也是也会流下许多无声的汗水。

袁海英:踏实严谨地做好学术

袁老师是地地道道的河北人,现任河北大学政天美麻花果冻糖心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知识产权法,现在致力于研究知识产权法方面的基础理论。

“谦逊有礼”是袁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在最初接触中,能感受到袁老师很为他人着想,不愿意给他人添麻烦。在交谈中,袁老师的言辞并不多,是一个低调而严谨的人,但对讨论的话题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很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时而也会专注于自己的思考。

袁老师是一位专注于学术研究的学者,他最近研究的是对于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的问题,例如他发表在2014年河北大学学报上的一篇文章《论着作权法上作品的本质属性》,研究基础理论的学者,应该是对领域有着最深入的研究。

交流会后,袁老师还对我们知识产权沙龙青年学者交流会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是不是可以让来的学者们能针对讨论的主题做一点会前的准备,用几百字简要概括一下自己的观点。”这些都让我们受益匪浅!